天气预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子站 > 乡镇、农场 > 湾岭镇 > 农村新貌

竹朗村

发布时间:2015-05-29    字体[ ]    

   分享至: 

湾岭镇竹朗村“富美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我镇将竹朗村列入“富美乡村”建设目标。镇党委、政府着眼于出精品、出品牌、出效益的目标,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竹朗村“富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竹朗村基本情况

竹朗村是新仔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4户,总人口210人,劳动力82人,水田面积183亩,坡地面积460亩。全村现有橡胶217亩,槟榔198亩,桑园221亩。该村已经通水、通电、通路,建有一间80平方米的文化室、900米水泥硬化环村道路和一个排球场。2010年,竹朗村被列为我县整村推进、产业增收示范村之一,实施整村推进房屋改造,统一规划、设计、每栋房县政府扶持2万元,同时采取政府贴息形式,利用小额贷款5万元并自筹部分资金,全村已建好22间“蚕楼”。2013年,竹朗村实施“富美乡村”建设,目前在建28间蚕房、休闲廊道和观光亭。计划逐步引导具有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

二、竹朗村“富美乡村”建设情况

(一)富

竹朗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8750元,同比增长20%。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52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人口比重为90%,全村年人均收入均超4000元,脱贫率100%,外出务工17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0.7%。种桑养蚕业为该村特色产业,也是该村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0611月,县委、县政府引入广东徐闻县龙兴茧丝绸有限公司到我镇发展种桑养蚕的项目,竹朗村是我县第一个种桑养蚕示范村。在小额贷款的支持下,桑园面积从原来的8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221亩。全村共有21户农户养蚕,并引导符厚益、符厚珊等5人作为致富带头人,提高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仅在2014年,收获蚕茧3.31万斤,总产值达60.6万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1.9%14.7%,养蚕户户均收入达2.5万元,增加5000元,当年人均桑蚕纯收入2857元,占2014年人均纯收入34%。除此之外,橡胶、槟榔产业也在稳步发展,现有橡胶217亩,槟榔198亩,也是竹朗村农民主要来源。2014年,仅种桑养蚕、橡胶、槟榔三大产业分别占全村收入的34%13%1123元)、15%1271元),共计62%

(二)美 

1、森林环境保护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林业局的帮助指导下,我镇根据《森林法》、《海南省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及《县发展与森林保护责任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有关要求,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认真落实森林保护和森林防火责任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了全镇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无重大毁林案件和无火警无火灾的良好成绩,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森林保护和防火工作目标。

根据要求,结合本镇实际,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林业的副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结合综治管理,完善方案,实行干部、镇直单位包村联系制度,并纳入行政干部年终考核。各村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35人为成员的森林保护和防火领导小组,同时,镇政府与各村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兼纳入村干部年终考核。上下形成了团结一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并结合《森林法》、《森林消防条例》,利用标语、板报,通过走访群众动员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森林保护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了2014年度全镇森林资源和人民财产的安全。

2、村容村貌

一是竹朗村注重生态墓地及坟墓治理,对村民墓地修建做出明确要求,全村目前在“三沿五区”及村中心视线范围内均无坟墓;二是着力沟渠、水塘整治,2014年新建竹朗水利工程,加固拦河坝并修建明渠1200米,村域内县、乡镇级河道整治率,村级河道、沟渠整治率,病险山塘除险加固率分别为25%42%18%。同时还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及制度,实现了河道、沟渠、水塘净化整洁,水体清澈,无淤积、无白色污染、无垃圾等杂物;三是美化村容村貌,以富美乡村建设项目为契机建立环境提升设计方案,并新建报刊栏进行村文化宣传,并建有一间80平方米的文化室和一个排球场,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场所及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使村庄环境整治人口受益率达93%以上;五是该村规划已经在2013年开始编制村庄规划,并在2014年已经报县委县政府审批通过,按照富美乡村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施工,并已经竣工验收。改造完成后村庄整体效果明显提升。全村所有的房子均进行外立面改造,全村民房外立面达到协调有序的效果。同时我镇还要求镇规划所进一步加强村民建设审批手续,实现“三沿五区”和村庄建设规划内没有违章建筑及乱搭乱建的现象发生。六是该村进村路均为3.5米宽厚18厘米的水泥硬化道路,村内主干道也是3.5米宽厚18厘米的混凝土硬化主干道,进户路均为混凝土或砖石铺设小巷。七是生活垃圾收集率100%,无垃圾堆积现象;硬化排水沟、建设沼气池等设施使污水处理率达85%,改变了以往村庄污水横流的面貌,为村民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八是完成村内危房改造3间,村内危房改造率100%

(三)趣

一是村内“村村通、户户通”覆盖率达100%,并荣获国家级文明生态村称号。二是建有1支黎苗文艺表演队伍,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素养,在“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上,还在村里文化室进行黎苗歌舞表演。继承传统曲目的同时,把生产生活中的趣事融入表演,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黎苗医药、歌舞进行记录。并于2015年计划新建农村书屋1座、大舞台1座和培养文化传承人三是围绕“奔格内”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特色旅游服务体系,依托桑蚕产业,进行特色旅游服务建设,建有休闲廊道和观光亭,积极打造“桑海人家”产业休闲旅游项目,在不断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连片桑田与蚕房的观赏性,让广大游客在桑海蚕房中获得视觉享受,增长知识。

(四)和

一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能主动以“先锋工程”创建标准为目标加强自身建设;二是该村是我镇重点打造的平安村之一,并在当年县级评比中被评为县级平安村;三是做到应保尽保,2014年实现新农合参保率98.2%。新农保应参84人,实参82人,覆盖率97.6%四是加大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村共安放垃圾箱6个。进一步完善村内长效保洁机制,设立卫生宣传牌,明确村内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人员2名,对日常村内环境卫生进行监管,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长效机制;五是加强生育文明建设,村内设立独立计生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和人口计生图书角,同时注重生育环境氛围营造,设有计生宣传展板等。2014年,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六是使用各类方式方法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章学习,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对各类村务重大事项大问题和群众要求的事项进行公开,并做到随时公开、及时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并设置监督信箱,接收村民的监督。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开一次,严格把关村中财务工作。积极推行“村财镇管”制度,配合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行为。

  

                           观景亭

                                  村民休闲小站

                                  景观长廊

版权所有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编:572900
电子信箱:qzwzglzx2018@163.com   琼ICP备05000041号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